第一, 不断地读书和学习。
“腹有诗书气自华”的前提是,你读的得是“诗书”而不是种马小说。我在之前写毛泽东的时候,曾经提到过,他一个来自湘潭农家的普通孩子,之所以能有如此超越世人的识见与志向,首先归功于年轻时孜孜不倦地学习与看书。而他看的是什么书呢?研究哲学的,比如《伦理学》;研究历史的,比如《御批历代通鉴辑览》;研究社会的,比如《盛世危言》;研究时事的,比如《新民丛报》……
总结来看,这些书根本的东西是两样:“知识”与“规律”。知识,是人类文明积累下来的宝贵经验,而规律则教给人如何去发现经验、总结经验、运用经验。在这些人类文明留下的宝贵财富面前,你读到的每一句话,都将是引导你改变人生格局的力量。
那个高考状元说的好:知识不一定能够改变命运,但是你没有知识是一定改变不了命运的。
除非你命好,不用改变。
第二,不断地经历和爬升。
我在写青年毛泽东如何度过假期的时候,除了读书,还写了两条:“行万里路、交万千友”。
虽然一个普通的家庭,带给一个人眼界和思维上的提升很有限,但认识的人多了、经历的故事多了,想法乃至习性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。
只是,不管是交际也好,经历也好,都不要只是在同一个层级、同一个圈子里打转,原地高抬腿,看起来每一下都很用力,实际上却毫无进步。
人生应该像爬楼梯,每一层的螺旋上升,都会面临新的环境,结识新的朋友,而这又会反过来帮助你继续上升。
第三,不断的总结和反思。
一个人最怕的是,人生早已设限,却不自知。
你以为你整天抱怨只是因为工作不顺,你以为情绪失控只是因为那天你心情不好,你以为爱情离你而去只是因为没钱,你以为买不起房只是因为房价太高,你以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只是因为运气好……
所有的自以为是里,都包含着人生失败的种子。
事实上,当你对每一段人生进行总结反思,对每一个看起来自然而然却又难以理解的现象进行分解、剖析的时候,都能得出很多新的、有价值的东西来——特别是,你和同道好友一起分析的时候。
每一次的总结和反思,只要足够深刻、足够深入骨髓,乃至触及灵魂和价值观,都可以是一次浴火重生。
是的,我花了那么多篇幅来说明,一个人的格局大部分是由家庭决定,不是为了让大家自暴自弃,而是为了让大家在反思中,能有更加清醒的认识,更加坚决的斗志,更加旺盛的斗志,以及更加努力的继续奋斗。
人生的格局并非一成不变,但你只有自觉、清醒地走出去了改变的第一步,才有可能迎来水到渠成的第二步。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读后观点:
1.人必须经历不同的事情,经历过解决问题过程。必须不断在过程中修正和探索。
2.你的格局就是你能想到的所有;当遇到问题,找找朋友或者网络第三方去解决。拓展思路,让自己成长。
3.错误是对我们认识的反馈,正确的看待事情。
4. 一定要认清自己,做自己,学习别人,但不模仿别人。
本文转自: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VTi1wiyghejTvlMoWUAYbA 本文为截取的结果内容。